【阳和分队】 实体经济调研服务促成校企合作再谱新篇
2025年7月,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(以下简称“市一职校”)再度选派12名汽车车身修复等相关专业学生奔赴柳州六和方盛机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六和方盛”)青岛生产基地开展岗位实习。这是继2024年双方合作后,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持续深化,标志着这一校企合作已从应急性用工补充升级为常态化人才共育。
回顾2024年,阳和工业新区(北部生态新区)工作分队牵线搭桥,促成市一职校与六和方盛合作。40名学子分两批赴青岛基地实习,既解企业燃眉之急,又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,开启了“用工缺口-实习补充-人才储备”的良性互动。如今,这种合作已突破初期的阶段性用工匹配,形成“专业共建、人才共育、利益共享”的长效机制。
此次赴青岛实习的12名学生,均经过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的专项技能考核。相较于去年,六和方盛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点,专门优化了实习方案,将岗位实践与技能认证相结合,学生完成实习后可同步考取焊接操作等专业资格证书;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指导团队,实现“车间课堂化、课堂车间化”的教学融合。
六和方盛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,与市一职校的合作已成为企业技能人才储备的重要途径。今年不仅延续了优秀实习生留用机制,更在课程开发、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深度共识,计划联合开发《汽车焊接技术》等特色课程,将企业生产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。市一职校则依托合作经验,调整了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实训课时占比,增加学生实训练习时间,实现从实习岗位供给到人才定制培养的跨越。
这种“校企协同、产教融合”的模式,已从单纯解决企业用工需求,升级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育生态。下一步工作分队将以此为样板,推动更多校企建立“招生即招工、入学即入岗、毕业即就业”的闭环培养体系,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,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