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部门一般公共预算“三公”经费

来源: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  |   发布日期: 2023-07-05 10:24   

一、主要职责

(一)提出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,协调解决工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。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,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,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。

(二)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工业行业规划、计划和产业政策,提出优化产业布局、结构的政策建议。引导和扶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,研究起草相关规范性文件。组织实施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,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。

(三)监测、分析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,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,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。负责全市煤、电、运等经济运行保障要素的协调安排。负责工业和信息化相关行业应急管理、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(四)负责提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的建议。承担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。按规定权限审批和备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。负责提出企业发展专项资金、基金安排的建议,协调重大工业项目融资。

(五)负责指导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企业开拓市场,指导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招商引资、合作交流工作。指导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有关工作。

(六)负责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。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中小企业发展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,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。负责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规划和建设。

(七)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相关行业管理工作,推进行业体制改革创新,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,提高行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。

(八)负责全市能源工业的行业管理工作,指导电力行业信息化、智能化推广应用。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能源节约、资源综合利用、循环经济规划和促进政策。统筹推进国家、自治区工业绿色发展政策和规划,开展节能执法监察工作。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。

(九)负责全市国防科技工业的综合协调和管理,承担国防科技工业、民用船舶工业行业的管理。负责民用爆炸物品生产、经销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监督管理。承担自治区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需要市政府办理的业务。

(十)负责推进全市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,牵头研究拟订全市工业园区的布局规划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。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工业园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。

(十一)指导工业领域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。研究拟订工业技术进步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,推进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。推动工业创新机制建设,打造技术创新平台。推动新兴产业发展。

(十二)负责工业领域信息化发展工作,拟订相关规划、政策并组织实施。指导协调工业领域网络安全工作和工业行业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建设。

    (十三)2023年部门主要工作安排

2023年,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自治区、柳州市各项决策部署,坚持“政策为大、项目为王、环境为本、创新为要”要求,努力破解工业发展难点、堵点、痛点问题,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。

(一)深入贯彻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。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政策宣贯系列工作,重点聚焦国家稳住经济政策措施及自治区、柳州市政策进行宣传,让工业企业应知尽知。二是认真落实政策兑现工作,充分发挥通报表扬和督促作用,确保政策红利落实到位,企业应享尽享。三是加强形势研判,优化政策供给。密切跟踪工业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态势,聚焦共性问题和普遍诉求,适时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措施,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和健康发展。

(二)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建设。一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。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,加快柳工智能国际工业园、赛克瑞浦2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、国轩新增10GWh动力电池项目、法恩莱特10万吨电解液项目等项目建设,及时发挥经济效益。二是着力工业高质量项目库跟踪、协调服务工作。定期跟踪项目推进情况,根据招商进展和企业转型提升计划,及时补充优质高质量项目入库。三是着力项目资金扶持工作。针对重点产业项目,加快项目资金扶持工作进程,及时拨付扶持资金,促进项目及早竣工投产。同时加强项目推荐,争取自治区各项资金、基金和融资支持,指导企业用足用好“桂惠贷”,加强项目资金要素保障工作。四是保障工业用地。完善工业用地收储制度,落实“地等项目”,推进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。将工业园区“七通一平”建设纳入土地一级整理建设内容,实行工业用地“净地”出让。出台工业园区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工作方案,盘活土地资源,释放土地资源要素供应。五是加快园区建设。加快建设园区道路、给水、排水、电、热力、燃气、网络、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项目。推进建设一批高水准、专业化、符合产业项目建设需求的标准厂房。进一步优化各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,促进产业链高效合作,不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,推动各县区错位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协同发展。

(三)着重保障重点产业稳增长。一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。着力推进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“一二五”工程、东风柳汽新能源化转型工程等项目建设,建设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研发和生产基地。二是减少汽车芯片短缺影响。支持上汽通用五菱、东风柳汽等整车企业加大对芯片现货的抢购力度,帮助整车企业对接芯片企业扩展芯片采购渠道。支持开展国产化芯片替代的开发、测试验证工作。三是鼓励企业开拓市场。继续研究制定对汽车产业加大新能源车型产销,钢铁产业加大品种钢生产比例,工程机械产业加大新能源工程机械产销等方面的鼓励政策,支持企业开拓市场。

(四)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。一是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。鼓励企业依托科研院所、高校科研平台及人才资源搭建市级技术创新平台;重点支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提升现有创新平台研发能力,持续保持在国内细分市场的技术领先优势;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创建科技服务公共服务平台,带动行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。二是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。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实施降本增效、节能减排等技术创新投入不大、短期内可帮助企业稳定生产的技术创新项目;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汽车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。三是转化一批工业设计创新成果。举办第四届“金紫荆杯”中国—东盟工业设计大赛平台,强化设计需求宣传、命题企业宣传和人才新策宣传,用好创新券政策力争实现1-2项大赛设计成果转化落地。

(五)大力实施智能化提升工程。一是继续抓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。大力培育本地工业互联网企业级、行业级平台,支持龙头企业开发满足供应链企业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,搭建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,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。打造柳州螺蛳粉产业互联网平台,推动产业加速发展。二是深入拓展标识解析应用。继续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螺蛳粉产业结合;建设柳工机械行业节点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行业节点,为我市重点行业提供标识解析服务。三是建设星火·链网项目,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。开展星火·链网超级节点(柳州)建设工作,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骨干节点,逐步培育形成高价值的区块链产业集群。四是抓好智能制造先行区创建。以创促建,抓好优势产业数字化、智能化协同转型,上汽通用五菱产业链方面,依托赛克科技,重点服务冲焊件企业开展智慧产线升级;柳工产业链方面,由柳工集团和广西七识科技负责重点指导产业链试点企业开展提升。

(六)持续开展企业服务活动。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服务,做好各项惠企政策的宣传。指导企业开展各类项目申报工作,及时跟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,对于前期走访服务企业了解的需求,及收集到的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,能解决的有序解决。同时继续收集整理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深入协调解决,推动贯彻落实好企业服务年活动走深走实。落实好各项融资政策措施,对已获得信贷引导资金贷款的中小企业做好贷后管理工作,建立跟踪检查制度,加强风险防范,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二、机构设置情况

(一)行政单位1个,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。

(二)全额拨款事业单位4个,分别是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、柳州市工业投资项目服务中心、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综合执法支队、柳州市轻工业发展促进中心。

机关本级内设18个科室,分别为:办公室、政策法规科、综合科、规划科、投资科、经济运行室(市技术创新、技术改造项目办公室)、市场开拓科、中小企业促进科、能源与综合利用科、原材料工业科、装备工业科、汽车工业科(市汽车工业办公室)、消费品工业科、交通科(市军工动员办公室)、工业园区科(市园区工作办公室)、科技科、信息化推进科、人事科。

三、编制现状及人员构成

单位人员编制总数为141人,其中:行政编制63人,参公编制16人,事业编制58人,工勤编制4人。

编内在职130人,其中:行政在职65人,参公在职14人,全额事业在职51人。离休人员1人,退休补助200人。

(一)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机关本级

编制人数67人,退休人数134人,编内在职人数65人。

(二)柳州市轻工业发展促进中心

全额参公编制人数16人,退休人数36人,编内在职人数14人。

(三)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

全额事业编制人数30人,离休人数1人,退休人数30人。编内在职人数28人。

(四)柳州市工业投资项目服务中心

全额事业编制人数20人,编内在职人数17人。

(五)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综合执法支队

全额事业编制人数8人,编内在职人数6人。

四、一般公共预算“三公”经费情况说明

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“三公”经费支出预算9.55万元,比2022年(上一年)预算9.55万元,同比增加0万元,同比增长0%。其中:

(一)因公出国(境)经费2023年预算0万元,同比上年持平。

(二)公务接待费2023年预算7.55万元,同比上年持平。主要用于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(含外宾接待)费用。

(三)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023年预算2万元,同比上年持平。主要用于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、维修费、过桥过路费、保险费等支出,其中:

1.公务用车购置费2023年预算0万元,同比上年持平。

2.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3年预算2万元,同比上年持平。主要用于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、维修费、过桥过路费、保险费等支出。